首页

美足视频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7 14:43:38 作者:乘风而起 聚链成势 新疆塔城风能产业集群崛起 浏览量:68125

  中新社悉尼3月17日电 题:踏访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3月16日,记者踏访了设在悉尼大学内的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下称中心)。该中心主任阿尔伯特(Albert)和副主任李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在此领域合作具有巨大潜力。

当地时间3月16日,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中)和副主任李炜(左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阿尔伯特介绍称,中心成立于2019年,集结了澳中两国优秀科研力量,致力于共同开发能源信息学和需求响应技术,以提高绿色能源的渗透率和可持续性,并提供高效、经济实惠且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他说,中心成立后,根据项目规划和双方核心人员的专长进行了合作分工。澳方主要从事软件研究,而中方专注于硬件研究。具体而言,中心在用户侧开发了一种综合能源管理服务,激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提高了市场渗透率,帮助用户节能并最多降低50%的电费。在电网侧,中心的方法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和电网可靠性。此外,需求响应框架将减少因满足峰值负荷而使用褐煤发电产生的电量,大幅减少碳排放。

  负责技术业务的李炜教授告诉记者,中心的工作得到了澳大利亚工业、创新和科学部,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澳大利亚科学院等多家机构的肯定。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心开发的资源调度算法被成功应用于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有效分配了稀缺的医疗资源,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这项工作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谈及澳中科技合作的未来空间,阿尔伯特表示,以中心为例,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清洁能源领域,两国可以共同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在计算设备中的利用率,推动整个计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减少碳排放。两国还可以合作开发高度信息化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李炜认为,双方应以类似中心的双边合作项目为依托,促进双方科研人员长期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培养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为两国科技发展合作注入持续活力。此外,要着力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真正惠及两国人民。

  展望新的一年,阿尔伯特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中心成员将按计划访问中方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关系,推动项目进展。在悉尼大学的支持下,中心将进一步扩大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广泛的合作网络。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促进联合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最终造福两国人民。(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阅读北京举办主题盛典 首届大运河国际阅读文化节启动

据悉,采茶机器人里有一套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通过对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的学习,可以自动识别茶树芽叶,目前识别成功率在90%以上。

20句话,看今年主要民生领域怎么干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主持或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为引领金砖国家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在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来自四大洲的五个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不断深化的务实合作增加了金砖的成色。

胃癌关爱日|专家解读:胶囊肠胃镜是如何工作的?

来自伽师县的阿斯姆古丽·马木提是该公司的车间主管。她表示,从小就喜爱吃新梅,如今看着它逐步变成深加工农产品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心中满是欢喜,希望境内外的消费者喜爱她家乡的“紫玉圣果”。

美国夏威夷毛伊岛“缺水”背后:一场水权争夺战

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太平介绍说,公司与哈铁在新线路开发、电子产品冬季运输、中亚班列运行、中哈铁路运邮、运贸一体化等多个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